老師們、同學們:大家早上好!我是九(2)班的學生戚雨欣,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:《成功來自于勤奮,付出終有回報》。
常言道:“一份耕耘,一份收獲”,有了辛勤的勞動,我們才會有成果,不勞而獲的事情是不存在的。
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奠基石,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梁,是自學課堂里的老師,是人生航道上的燈塔。
勤奮屬于珍惜時間愛惜光陰的人,屬于腳踏實地一絲不茍的人,屬于堅持不懈,持之以恒的人,屬于勇于探索,勇于創新的人。因為勤奮,安徒生從一個鞋匠的兒子成為童活王;因為勤奮,羅曼羅蘭獲得了二十年心血的結晶《約翰克利斯朵夫》;因為勤奮,巴爾扎克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《人間喜劇》還是因為勤奮,愛迪生才有了一千多種偉大的科學發明:愛因斯坦才得以創立震驚世界的相對論;中國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懸梁刺股、鑿壁偷光的千古美談。
我們正值青春的大好年華,所以我們應該勤奮。如果不勤奮,不刻苦,很可能會毀了我們的大好前程。但是仍有同學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他們虛度光陰,盡情地揮霍這無比寶貴的時間,干著沒有任何意義的事情。他們沒有理想,沒有目標,整天渾渾噩噩,不思進取。 這對于我們并沒有什么好處,反而會斷送了我們。
我想對所有的同學們說,檢驗你們是收獲了金黃的麥穗,還是一無所獲的方法就看你是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。雖說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,但如果只是一味播種,而不對它精心照料,是不可能結出豐盛的碩果的。
古人說:“書山有路勤為徑,學海無涯苦作舟”,世上沒有哪個人一生下來就什么都會,所謂的天才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。古往今來,有哪一位偉人不是經過自己辛勤的付出和努力才成功的呢?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:“在天才和勤奮之間,我會不遲疑地選擇勤奮,她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化劑”。
正處于學習階段的我們,就應該具有像愛迪生、巴爾扎克那樣的刻苦努力,不懈追求的精神,因為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,在追逐夢想的舞臺上一顯身手。在學習的道路上,我們只有勤奮踏實的將一點一滴的知識掌握,才能最終成功。若是連學都不想學,吝嗇于付出自己的勞動,怎么會學懂知識,掌握知識,又怎么會品學兼優,出類拔萃?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,在耕耘的時候,我們就應該付出辛勤的勞動,收獲的時候才會有滿意的果實,才會成果三碩,人生能有幾回搏?人生能有幾個花季,雨季?過去的就無法改變了!所謂“白發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”就是這個道理。
所以,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在這個朝氣蓬勃的時期勤奮努力,盡情地展現自己。我相信,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一個勤奮的人,我更加堅信,只要通過我們的勤奮努力,我們每個人都會成功。
同學們,讓我們行動起來吧。做一個勤奮的人,努力學習,這樣我們才會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。我們要堅信:成功來自于勤奮,付出終有回報。
我的演講結束了,謝謝大家!